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关于2024年度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情况的公示

来源:上海市交通委员会 2025-02-20
字号
[ ]

根据《上海市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沪环督〔2024123号),市交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助力美丽上海建设。现将市交通委2024年度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情况公示如下:

一、圆满完成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迎检

中央第一生态环保督察组进驻上海期间,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市交通委完善工作机制,全力以赴做好迎检工作,按要求完成材料调阅20批次68件、241件信访件及行业指导复核件69件办理、7批次约谈座谈、30余个点位下沉检查等各项督察交办任务圆满完成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迎检工作同时,对督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点位开展即知即改、举一反三,在全行业组织全面排查和及时整改。针对督察报告反馈的意见,认真研究制定市交通委落实环保督察整改方案,有序推进各项整改工作。

二、重点开展大气污染攻坚治理

一是加快推进国三国四柴油车淘汰更新。市交通委会同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等部门,20233月出台本市新一轮国三柴油车限行政策的基础上,自20247月起实施国三柴油客车外环内限行;20249月,会同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联合印发通告,明确从20241015日起实施国四柴油货车外环限行、20251015日起实施郊环限行、20261015日起全市行。二是全面加强机动车维护机构监管执法。严肃查处中央环保督察发现的违规经营维修企业,在行业内开展全面排摸,严格机动车维修作业规范。根据《上海市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与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督局、市公安局等部门,通过强化协同联动、加强信息共享、数据比对等措施,形成工作合力,提升联合排查整治力度。截至2024年底,完成对149M站的督查,对督查发现问题的M站移送辖区交通、生态环境部门依法处置;已暂停17M站超标排放车辆维护业务,另有40M站退出超标排放车辆维护经营。三是持续提升非道路移动机械清洁化水平截至2024年底,本市共有机场港口清洁能源和新能源非道共3112台,占比超三分之一。机场方面,本市两大机场共有非道4650台,其中新能源非道988台,占比21.20%。港口方面,上港集团共有非道3484台,含新能源非道2124台,占比60.96%四是继续强化扬尘污染防治。在轨道交通13号线西延伸诸光路站、21号线张江路站、21号线东靖路站等轨交建设工程中试点开展覆罩法施工。配合市生态环境局对交通建设工地扬尘开展覆盖检查截至2024底,累计监督检查2798次,出动监督执法人员6801人次,查处问题隐患13203条。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喷淋设施运行、裸土覆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参建单位及时闭环整改。对市管71家易扬尘散货码头开展环保专项检查,督促相关问题整改。

三、持续优化能源结构

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船舶发展,完善新能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可再生能源在交通领域应用的比重。一是新能源汽车方面。2024年,本市公交和出租行业已基本实现新能源化,公交新能源车占比达到96%,巡游出租新能源车占比达到93%。新增城市配送小型货运车辆2869辆、更新936辆,均为新能源(纯电或燃料电池)车辆;另新增或更新新能源电动集卡525辆。二是船舶更新方面。推动本市注册的老旧船舶报废更新,2024年累计报废、更新船舶42艘。三是充电设施方面。2024新增公共(含专用)充电桩5.5万根,新评定41个出租车充电示范站高速公路服务区新增22个充电车位全市累计建成公共(含专用)充电桩约25万根。四是港口岸电设施方面。上海港全面实行靠港船舶岸电电子交接单工作制度。截至2024,本市建成并接入市级岸电平台的正常经营港口企业岸电设施868套(不含船厂),岸电覆盖率达到98.8%;本市船舶使用岸电13.49万艘次,用时211.88万小时、用电5524.35万度,用电量同比增长1.23倍。五是船舶新燃料布局方面。202410月,市发改委、市交通委、市经信委联合印发《上海市推动国际航运燃料绿色转型工作方案》(沪发改能源〔2024225号),提出构建资源供应、加注服务、科技创新、产业生态、政策法规、国际合作等六大体系,加快推动航运燃料的绿色转型。2024年,全球首制700TEU纯电动集装箱船安全首航LNG加注年内已完成LNG加注67艘次,加注量约39.43万立方米,位居全球前三;上海港成为国内首个拥有绿色甲醇船对船同步加注能力的港口。六是光伏应用方面。交通行业积极探索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搭建交通领域光伏发展应用的工作协同机制,建立支持光伏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截至2024,根据电力公司光伏建设并网数据统计,本市交通领域光伏装机总容量达216.9MW,其中十四五以来新增165.2MW,其中机场、铁路、港口、地铁、高速、公交等领域新增光伏84.7MW物流仓储领域新增光伏80.5MW完成十四五确保120MW的既定目标,接近十四五力争180MW的既定目标。

四、不断完善交通运输布局

持续优化低碳、集约、高效的集疏运体系和公交优先的绿色城市出行环境。一是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稳步推进。印发《长三角城际(市域)铁路一体化运营推进机制建设方案》;沪苏湖高速铁路通车;沪通铁路二期、沪渝蓉高铁有序推进建设;苏锡常城际铁路太仓先导段2024年底开工;上海市域铁示范区线全面推进建设。二是多式联运能力继续提升。2024年,本市海铁联运完成95.2TEU,同比增长约32.4%,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上海港集装箱水水中转完成3169.0万标箱,较去年同期增长11.5%,水水中转占比61.5%,较2023年提高3.7个百分点。三是内河水路集疏运能力显著增强。苏申内港线西段(省界-油墩港)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油墩港航道先行段、青浦段、松江段、油墩港航运枢纽已开工;东大盈航运枢纽初步设计已评审待批复;大芦线东延伸和小洋山北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四是绿色出行环境持续优化。轨道交通方面,有序推进293公里市域铁路248公里轨道交通项目;其中,机场联络线17号线西延伸开通运营。常规公交方面,围绕大型居住社区及新建轨道交通站点,组织实施18条线路的新辟、调整工作。另完成慢行交通品质提升项目110项和慢行精品区域项目17项的创建。

五、推进常态化污染治理

通过开展监督抽查、执法检查、应急保障、专项治理行动,进一步强化问题发现和生态文明建设能力。一是强化监督抽查。研究交通领域生态环境问题发现机制,拍摄《2024年上海交通生态环境警示片》,采用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一线,在26个点位上发现46项问题线索,并移交给相关部门督促整改,同时组织各区、各部门集中观看,以警示促整改。二是强化问题排查整改。针对环保督察发现部分港区内污水收集设施无法正常使用导致污水溢出问题,对市、区两级460余家码头的雨污水、生活污水收集设施开展全面排摸和及时整改。督促申通地铁集团于环保督察期间累计开展车厢巡逻2800余次,共劝阻电子设备外放声音600余人次。三是强化执法检查。2024年,市区两级交通执法部门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保持高压态势,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共开展船舶防污染检查11153艘次,发现并整改问题251项,立案查处违法案件238起,完成处罚86.91万元;共开展船用燃油抽样检查7413艘次,抽样检查合格率为99.9%;共开展港口防污染执法检查4354户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39起,完成处罚87.3万元。四是强化应急保障。修订《上海市交通委员会落实<上海市空气重污染专项应急预案>工作方案(2024版)》。根据本市秋冬季大气污染攻坚和进博会等重大活动保障要求,多次启动应急响应工作,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出动执法检查人员846人次,对市政工地、易扬尘码头和船舶燃油进行全面检查。五是开展环保专项治理。轨交噪声治理方面,完成3号线、5号线部分区段共943米声屏障加装16号线部分区段150米声屏障修复居民住宅隔声窗安装工作;完成66.2公里钢轨打、铣磨作业完成56列列车架大修、更换减振扣件33.4万套。道路交通噪声方面,结合环保督察整改,完成S4高速南桥镇段和G1503高速北环富南苑段声屏障安装;依托噪声治理长效机制,2024年完成道路交通噪声点位整治共7项。船舶码头监管方面,2024年内完成环保督察反映问题点位整改,消除码头环保手续不规范、环保设施配置不完善等问题。会同市绿化市容局、上海海事局联合下发《关于本市长江干流码头船舶垃圾接收处置有关事项的通知》,推进市域范围内长江干流码头全面配备船舶垃圾接收设施船舶垃圾上岸接收处置工作,进一步提升上海港船舶污染防治能力。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

2025220

分享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