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委对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774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关于提升G40沪陕高速(上海段)相关收费口通行率的建议”的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G40沪陕高速公路是国家干线公路网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与江苏省的主要联系通道。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逐步推进和崇明区世界级生态岛的功能定位进一步突显,中心城区与崇明区各岛间的交通联系日益紧密,居民、企业的日常交通及生态旅游逐步发展,作为崇明区与中心城区联系唯一快速通道,G40高速公路快速交通的重要性更加突显,对交通条件适时进行完善是非常必要的。
针对你们提出的关于提升G40沪陕高速(上海段)陈海公路、潘园公路、高东公路等收费口通行率的建议,我委会同G40运营单位上海城投开展了充分的调研,办理意见回复情况如下:
一、G40上海段现状运营情况及拥堵原因分析
G40通道是崇明主岛和长兴岛连接市区的唯一陆路通道,长江隧桥段日常通行情况为:周一至周五流量较均衡,驾驶员行车舒适度较高,高峰流量主要出现在双休日和节假日。周六上午G40长江隧道上行流量较高,G1503高东收费站崇明方向5根车道、G1503绕城浦东段2根车道,共7根车道车辆汇入G40长江隧道3根车道。周日下午G40长江大桥、G40长江隧道下行流量较高,从G40崇启通道段3根车道、G40陈海公路收费站匝道2根车道、G40长兴岛收费站匝道1根车道,共6根车道车辆汇入G40长江隧道3根车道。G40公路断面设计通行能力为3600辆/小时,实际每周日下午崇明返市区G40长江大桥下行车流量达2800辆/小时、G40长江隧道下行车流量达4100辆/小时,节假日等极端高峰日路段高峰小时流量更高,已远超G40长江隧桥的设计通行能力。
2020年,在全国一盘棋的统一行动下,G40高速各出入口进行了ETC收费系统的改造,目前由于车辆ETC安装比例尚未达到设定目标,而且收费系统的稳定运行也尚处于磨合期,通行能力也还没有完全达标。经收费口现场流量调查,三个收费口人工单根车道通行能力最大每小时390辆,平均每小时275辆, ETC车道单根最高通行流量每小时660辆,平均通行流量每小时400辆。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升级,ETC通道的通行能力还将进一步增加。
从具体的交通组织对策来看,为保证G40隧道通行安全,降低隧道内出现安全事故的几率,隧道内需控制拥挤度,确保进入隧道车辆平稳有序,双休日交警会在G40陈海公路北向南入口和潘园公路北向南入口进行人工限流,部分收费设施不能完全发挥作用,造成陈海公路、潘园公路等地面道路会发生间接性拥堵。
另外,就具体收费站而言,高东收费站汇集了G40隧道出口流量和G1503主线的流量,G1503货车流量占比较大,而货车安装ETC的比例也很低,部分时段货车集中排队通过人工收费车道也加剧了收费站的拥堵情况。
二、已针对收费口拥堵采取的应对措施
针对G40沿线收费口节假日高峰拥堵的情况,市交通委和交警部门始终高度关注并持续开展各项整改和管理优化工作:
(一)收费管理系统应对措施
G40高速各出入口ETC收费系统经过近一年的运营磨合,ETC通道的通行能力逐步上升,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升级,ETC通道的通行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加。
(二)陈海公路收费口应对措施
一是解决G40陈海公路收费站入口拥堵的问题。根据陈海收费站现场通行情况,对收费站车道进行优化,将原有车道4进(2ETC/2MTC)11出(4ETC/7MTC)的设置进行改造,改建成现有5进(2ETC/1MTC/2可切换)10出(4ETC/6MTC)的车道设置,已于2021年春节前完工,原入口拥堵的状况明显改善,自春节运行至今未发生入口拥堵至陈海公路的情况。
二是解决G40陈海公路收费站内广场匝道通行速度的问题。已于2020年对收费站内广场匝道和G40长江隧桥段下行主线(陈海匝道-大桥引桥)进行拓宽,原匝道1根行车道拓宽至2根行车道,下行主线原3根行车道拓宽至4根行车道。提高陈海匝道进主线的通行速度,改造后匝道通行速度较快,无拥堵情况。
(三)潘园(长兴岛)收费口应对措施
一是解决G40长兴岛收费站各大型企业上、下班高峰流量的通行速度问题。已在收费站最中间车道设置潮汐车道,同时在高峰时间段增加内外广场收费人员POS机收费的措施,来提高上下班高峰时间段潮汐车流的通行速度。
二是解决江苏方向进G40长兴岛收费站ETC车辆通行变道的问题。除极端高峰时间段外,此类车辆无变道困难问题。G40长兴岛收费站出口1号车道原MTC车道已改造成MTC/ETC混合车道,解决此方向车辆高峰时间段ETC车辆变道问题。改造后预计提供通行能力将提高约10%。
(四)加强管理提高收费站运行效率
ETC系统集成商一直在对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进一步加强收费人员操作培训,交通高峰时段相关管理单位会启动排堵保畅预案,安排专人在特情处置点疏导车辆,通过出口增派收费人员,采取亭外手持机复式收费、复式发卡等形式加快流程,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减少收费站车辆拥堵现象交通。此外,人工车道已增加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方式,为车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提高了通行的效率。
三、后续将进一步完善提升的措施
(一)提高ETC系统的稳定性,提高车道通行效率
目前,上述收费口均有多条MTC通道,随着安装ETC设备的车辆比例逐步提升,远期将只保留一条MTC通道,其余通道均改建为ETC通道,整体收费口的通行能力将得到较大的提升。后续也将继续对ETC系统进行优化整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二)G1503浦东段新建分流高东收费站流量
随着G1503浦东段工程的开工建设,最终实现郊区环线的闭合,高东收费站功能将有较大调整,未来大量的货运车辆将通过改建后的G1503分流,高东收费口的拥堵情况会有极大的改善。
(三)轨交崇明线分流道路交通量
目前,轨交崇明线已于2020年开工建设,工期五年,届时配以长兴岛、崇明岛公交配套设施,未来市区与崇明间的出行将更加快捷便利,公共交通将承担大量的通勤及居民出行需求。上海市2035总体规划中还有S7越江通道西线,届时越江交通由单通道变为多通道,交通方式多样化,将极大的缓解G40交通压力。
(四)潘园路(长兴岛)收费口改造
2021年将对G40潘园路(长兴岛)收费站广场及车道进行改扩建。大致改造方案为:拓宽G40长兴岛收费站内外广场,在内外广场各增加1根行车道,让车辆的行车路径更流畅,同时对收费站出口处潘圆公路进行改造,增加1根行车道,来提高车辆通行量。增设标线禁止崇明方向匝道车辆变道驶入路中收费站,市区方向匝道标线增设ETC/MTC 提前分流导向标线;现状3 车道+应急车道通过标线调整为4车道,提高蓄车容量。此项目待工可批复即可实施,后续我们将持续跟踪此收费口改造后的运行效果,适时开展进一步扩宽改造工程的方案研究。
感谢你们对G40沪陕高速(上海段)相关收费口建设管理的关注和建议,我们将在今后的管理实践中充分吸纳你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不断完善道路设施和管理运营体系,提高G40沪陕高速(上海段)相关收费口的通行能力,也希望你们继续关注交通行业,共同为本市创建卓越的全球城市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