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委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0781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加快崇明内外交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步伐的建议”提案的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上海市崇明区由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组成,三岛陆域总面积1413平方公里。三面环江,一面临海,西接长江,东濒东海,南与浦东新区、宝山区及江苏省太仓市隔水相望,北与江苏省海门市、启东市一衣带水。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和《上海市崇明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崇明将建设成为在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经济社会发展、人居品质等方面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世界级生态岛,承担了引领上海生态之城建设的重要使命。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和“一带一路”建设桥头堡,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近沪地区及周边同城化都市圈的协同发展。崇明区作为上海向北对外重要的门户,与宝山、海门、启东等地区共同组成长江口战略协同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应立足综合考虑崇明区对外交通,统筹区域性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上海与长三角区域乃至长江经济带的联动发展。
目前,上海市陆域与崇明岛、长兴岛道路交通联系仅依靠G40长江隧桥通道。运行现状呈现工作日良好,周末小范围拥堵,节假日严重拥堵的状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趋势下,南通兴东机场已完成选址,将与上海浦东机场、虹桥机场共同组成上海国际航空枢纽,上海G40、G15等北向高速公路通道出省流量将继续增长。总体规划中,崇明区与市区方向联系预留了东、西对外双通道格局,打造“轨道交通城际线+高速公路”复合的对外交通系统。
我委十分关注崇明区综合交通发展,并持续加快推进相关重大工程的规划建设工作,构建崇明完善通达的对外交通体系。轨道交通崇明线位于东线通道,G40沪陕高速东侧,线路自浦东金桥地区,经长兴岛走行至陈家镇,一期工程从南端金吉路站到长兴岛北端转换井,已开工建设;二期从长江北港到北端裕安站,建设规划调整已上报待批复。北沿江高铁目前初步设计已完成评审待批复,计划年内开工。同时为充分发挥G40对崇明本岛的服务功能,改善崇明南部地区居民对外出行条件,缓解陈海公路交通压力,我委会同崇明区正在开展G40-崇明大道立交工程前期研究工作,目前专项规划已完成公示,正在组织上报,并同步组织项建书编制。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加快推进,已实施了四轮崇明生态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成了崇明大道、北沿公路、建设公路、陈海公路东段等骨干公路新改建,提升内部交通组织。目前,崇明区正在抓紧编制第五轮生态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S7沪崇高速是上海“一环十三射、一纵一横多联”高速路网中的射线高速公路,主要承担城桥镇等西部乡镇的对外联系功能,同时对支撑上海大都市圈空间格局、完善市域路网架构、改善地区出行具有重要意义。考虑S7公路越江工程涉及长江深水航道,水文地质复杂,超长距离盾构掘进技术还需攻关,江中设岛还需专题论证,项目前期研究与规划建设周期较长,适时启动项目的前期研究是必要的。我委将做好S7沪崇高速方案前期研究和项目储备,为崇明生态岛建设创造条件。
根据《上海市崇明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崇明区规划形成“四横七纵”的干线公路网。其中,崇明生态大道和陈海公路是服务崇明南部城镇带东西向联系的重要横向通道。崇明生态大道功能定位为城市交通主轴和景观干道,城镇段为双向六车道规模,公路段为双向四车道规模,并预留有公交专用通道设置条件。陈海公路(三双公路-北陈公路段)已拓宽至双向六车道,并设置人行天桥,全线通行效率已明显提升。通过崇明生态大道与陈海公路的功能联动,可进一步加强崇明南部城镇带通行效率,满足未来交通发展的需要。崇明生态大道预计今年上半年建成通车。按照生态交通发展要求,需充分尊重现状路网肌理,以景观为导向,充分彰显生态岛特色,不主张过分拓宽现有道路。近期利用生态大道建设高架的交通走廊,与其景观干线的功能定位存在一定偏差,必要性尚需结合生态岛规划和建设情况进一步论证。
后续我委将持续关注崇明区综合交通发展,与崇明区政府共同努力打造外畅内优、高效集约、绿色生态的综合交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