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委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0695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上海市交通委员会 2024-06-04
字号
[ ]

关于“应对欧盟启动航运碳交易 加强国内航运减排体系建设”的提案的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提案对欧盟即将实施的航运碳交易体系,提出了加强国内航运减排体系的建设,以应对可能增加的航运业成本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提案强调了国内碳市场与EUETS在监测报告核查体系上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不仅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包括加强政策支持、建立国家级航运碳排放数据中心、推进国内标准与国际互通,以及促进碳市场与航运市场协同降碳。这些建议有助于提升国内航运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前瞻研究与政策支持

在加强航运企业及服务机构国际减排政策研究方面,相关政策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已在进行中。国际海事组织正在推进航运碳减排市场机制建立运行,我国也积极跟进其进展,并考虑建立国内航行船舶年度营运碳强度评级等相关政策制度。关于上海碳市场航运企业纳管情况,试点碳市场于2016年在全国率先纳入了航运企业,纳管门槛为年能耗量5万吨标煤以上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10万吨以上,约16家企业,发布了《上海市水运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方法(试行)》,采用历史强度法进行配额分配,近年来总体配额松紧适中,市场运行平稳有序。后续,我国航运业市场碳交易机制,将采取国际国内统筹考虑单独设计的原则,避免出现重复收取碳税的情形。为防止水运企业在碳排放方面重复缴费,2024年度上海碳市场将同步考虑划出国际航线,这部分碳排放将不再纳入上海交易体系。

二、在上海建立国家级航运碳排放数据中心

关于在上海建立国家级航运碳排放数据中心,以充分利用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地理优势的建议,目前,上海海事局船舶能效管理中心正在开展全国船舶能耗数据的验证、统计、分析、报告以及相关数据库建设工作。该中心将进一步摸清我国船舶碳排放底数,并建立船舶碳排放数据库,为航运碳减排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此外,上海市数据局也在配合打造碳普惠绿色出行示范场景,实现碳普惠减排量与碳交易市场的兑换交易,这将为航运碳排放数据中心的建立提供有力的数据和技术支持。

三、推进国内标准体系与国际互通

提案强调了建立国际互认互通的船舶工业低碳发展标准体系的重要性,上海也已开展了相关工作。其中,国际海事组织已通过船舶温室气体短期减排措施,包括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现有船舶能效指数(EEXI)等。国内方面,中国海事局已公布《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等,纳入了国内航行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检验技术要求。此外,中国海事局正组织开展国内航行船舶碳达峰实施路径研究,考虑建立国内航行船舶年度营运碳强度评级(CCI)相关政策制度的可行性。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推进国内标准体系与国际的互通。

四、促进碳市场与航运市场协同降碳

关于碳市场与航运市场协同降碳方面,经研究,碳排放成本会导致航运成本增加,但由于航运价格受到供需状况、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碳价与航运价格的联动仍需要进一步跟踪研究。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部署,目前仅纳入了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未来将重点针对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航7大行业,优先纳入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大、产能过剩严重、减污降碳协同潜力大、数据质量基础好的行业,成熟一个、纳入一个。据悉,生态环境部尚无纳入运输行业的计划,上海也将根据水运行业实际情况,持续探索将运输行业纳入全国碳交易的可行性。我们也在密切关注欧盟碳市场动态,优化完善上海试点碳市场航运企业相关规则与方法,并探索航运参与国际碳市场的金融工具,提升航运应对碳成本的风险管理能力。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实现碳市场与航运市场的协同降碳。

综上所述,在加强前瞻研究与政策支持、建立国家级航运碳排放数据中心、推进国内标准体系与国际互通、促进碳市场与航运市场协同降碳等方面,相关部门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未来,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国际航运减排的最新动态,加强与国际海事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推动国内航运减排体系的完善。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上海航运业低碳发展所提出的宝贵建议,我们将积极采纳和实施,以应对欧盟启动航运碳交易带来的挑战,推动航运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