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交升级适老服务 140条敬老线路让出行更暖心
今天(7月11日)上午,市交通委主任于福林走进“夏令热线”大厅接听市民来电。首位打进热线的凌阿姨今年60多岁,她提及家中有行动不便的丈夫需要乘坐轮椅出门,希望上海公交能进一步加大适老化服务,多增设几条敬老线路,让携老出行更便捷,适老服务更贴心。
于福林对凌阿姨的建言表示感谢。他指出,上海作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超大城市,老年群体对公交出行的依赖度较高。近年来,市交通委始终关注老年人出行需求,全力构建“覆盖全面、无缝衔接、安全舒适”的适老出行环境。自2022年启动敬老爱老公交线路建设以来,已累计开通140条线路,今年计划再新增30条。同时,还将重点打造10条示范线路,出台“敬老爱老示范线路”的服务标准,通过服务能级的精准提升,让老年乘客出行更便捷舒心。
什么是敬老爱老公交线?
敬老爱老公交线是为老年人提供优先服务的公交线路,通过硬件适老化改造和服务流程优化,全方位保障老年人出行便利。
自2022年起,上海聚焦适老化公交出行环境打造,陆续开通140条敬老爱老线路,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如何识别敬老爱老公交线?
硬件标识清晰:线路车辆普遍升级为无障碍低地板新能源车,配备升降装置、中门设置倾斜辅助设备,方便轮椅平稳进出。车身前后、车门及车厢内均有统一无障碍标识,方便老年乘客快速识别。
便民设施齐全:车厢内设有便民服务箱,备有口罩、风油精等应急物品,满足老人不时之需。
智能查询便捷:老年乘客可通过“随申办”、“随申行”APP,实时掌握无障碍公交车到站信息。
标准化服务流程:驾驶员需熟练操作无障碍设备,遵循规范服务流程,主动协助轮椅乘客上下车并固定轮椅,全程保障乘车安全。
敬老爱老公交线有哪些特色服务?
上海公交行业针对老年群体出行需求,推出多样特色服务。
久事公交敬老线路推出特色服务:49路首创“黄金6秒”上下车服务,试点“无障碍预约服务”,高温天还备有“清凉百宝箱”;76路推行“五心”服务法,设置流动导乘岗;926路以“四心服务”“三靠三不”规范服务,成为海派风情线路典范;65路设自助便民服务柜,推出“边乘边游”特色服务,让老年乘客感受便利与温暖。
浦东公交推出“五个多一点”服务举措,即“多等待一下,等待老人慢步上车;多询问一下,倾听老人问询需求;多搀扶一下,帮助老人让座就坐;多招呼一下,提醒老人坐稳扶好;多关照一下,叮嘱老人缓慢下车”,切实提升老年人公交出行满意度。此外,节假日期间,775路在家门口服务站、金粤路等枢纽站开展系列暖心志愿服务,为老年人开展免费测血压、理发等志愿服务,部分站点还提供轮椅借用服务。
邀您建言,共促服务升级
为精准对接老年群体出行需求,上海今年将在现有140条敬老爱老公交线路基础上,重点打造10条敬老爱老示范线路,持续优化完善服务标准。
从车辆设施到服务细节,上海通过“硬设施”与“软服务”的双重升级,推动老年乘客出行体验从“有保障”向“更完善”跨越,让城市温度体现在每一次贴心出行中。
如果您对敬老爱老公交线有需求或建议,可留言反馈,共同助力适老化服务能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