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轨道交通行业不断提升地铁公共厕所环境质量,更好满足乘客需求
目前上海地铁投入运营的线路20条,车站508座,共设置公共厕所451座,厕所覆盖率超过88%。其中,2022年之前投入使用的老旧厕所数量约占77%,由于设备明显呈现老化趋势,无法满足乘客使用需求,且地下厕所区别于地面厕所,改造过程受地下空间小、排水通风难等限制,治理工作困难重重。自2013年起,为响应“厕所革命”,本市陆续从改造硬件、提高标准、规范制度、智慧赋能、打造亮点、培训宣传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地铁厕所环境。近日,上海地铁对2、11、13号线部分厕所进行了全面改造和升级工程,并投入使用。
在硬件改造方面,2013年起,上海地铁已累计完成厕所改造298座,基本完成80%以上老旧厕所改造。同时,为方便市民乘客辨识,增加了183座厕所定位牌、8座车站新版厕所导向地贴。为进一步促进厕所环境提升,后续三年还计划对122座车站135座厕所进行改造升级。
在提高标准方面,通过增建第三卫生间、增加无障碍蹲位、扶手等手段,进一步推进轨交公厕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为老龄乘客及行动不便人士出行提供更多便利。目前,上海地铁车站所辖90%以上公厕都具备无障碍功能,30%车站设置有第三卫生间。同时,进一步优化新线路厕所设置,将厕所位置统一设置于付费区内,方便乘客使用。同步配套无障碍厕所、儿童厕位、婴儿护理板等新设施,进一步提升乘客使用体验。此外,对乘客如厕隐私保护方面进行优化提升,厕所门位处增设百叶门,提升乘客如厕安全感。
在规范制度方面,结合轨道交通运营实际情况,按车站客流划分厕所管理等级。特大型、大型站公共厕所设置专职保洁员定时进行巡扫保洁,同时规定工具摆放、垃圾分类、卫生消毒及监督考核要求。并将厕所日常保洁纳入企业管理标准中,试点采用高温蒸汽杀菌消毒清洁机开展深度保洁以提升消毒保洁质量。
在智慧赋能方面,积极探索运营环境中绿色节能创新举措,试点设置“智慧厕所控制系统”,通过远程控制照明亮度、空调温度及水节能系统,起到节能减排效果;通过环境探测器实时监控厕所环境数据,根据监测数值启动空气净化器和排风系统,同时兼备应急报警功能,提升安全效能和服务能级。
在打造亮点方面,积极参与每年上海市“最美厕所”评选活动,2号线徐泾东站、2、10、17号线虹桥火车站站、15号线桂林路站、14号线陆家嘴站共4座车站厕所先后荣获上海市“最美厕所”荣誉称号。同时开展上海地铁的第一届“最美厕所”评选和“保洁大比武”活动,营造良好比学赶超氛围。
在培训宣传方面,通过市容环境质量监测中心搭建的平台,邀请市劳模曹锦、智慧厕所管理团队李影劳模班组等开展培训与交流,学习保洁过程中好的方法和经验。在所有厕所进行党建联盟宣传栏全覆盖,公示保洁要求、增设文明如厕宣传、整合公厕消毒公示。
下阶段,本市轨道交通行业将规范公厕的建设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来进一步提升人性化服务水平,通过公厕智能提级、环境提标、服务提质的治理模式,努力实现轨道交通公厕管理的最佳运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