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上海市第二届“数建杯”数字城市建设职业技能大赛的通知
索取号:002421191K/2025-00049 发布机构: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数据局、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总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妇女联合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文件编号: 沪交科〔2025〕322 号 公开类别:主动公开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提升以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以及信息模型为代表的数字城市新质生产力的应用水平,加快推进上海市交通、建筑等领域的数字城市建设,发挥竞赛对促进技能人才培养、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作用,推动实现竞赛成果与技能等级证书的有效衔接,以“科创上海 数字建设”为主题,现组织开展上海市第二届“数建杯”数字城市建设职业技能大赛,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本次大赛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数据局、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总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妇女联合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由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协会联合数字城市建设骨干企业共同承办。
本次大赛设组委会,由主办单位及主要承办单位组成,全面指导、统筹本届大赛各项工作。
组委会办公室在组委会领导下,负责本届大赛组织管理和统筹协调。
二、赛事组成
为更好培养数字技能人才和团队,本赛事聚焦铁路工程、公路工程、市政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机电工程和建筑工程等方向,采取“项目评选+技能比拼(个人+团队)”双结合模式:
一是项目评选。每两年一次,组织数字城市建设成果赛,分阶段评选优秀成果及相应技术团队。
二是技能比拼。由个人和团体技能竞赛组成,每年一次。
个人技能竞赛:开展建筑信息模型建模赛,面向职业人才,符合条件的选手可配发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三级)证书,分设铁路工程、公路工程、市政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机电工程和建筑工程等6个职业方向。
团体技能竞赛:开展建筑信息模型正向设计赛和城市信息模型实景命题赛。赛事依托建设项目或城市区域,采用“命题作文”的形式开展团队技能比拼,重点考核团队协作能力。
三、赛事规则
(一)个人技能竞赛
1.竞赛技术标准
个人技能竞赛作为职业技能竞赛正式比赛项目,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三级)组织大赛活动。竞赛技术文件在组委会办公室指导下,按照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关于竞赛的要求制定并发布。
2.报名条件
参加正式比赛项目的选手原则上应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编制技术规程》(2023年版)(三级)规定的申报条件相关要求报名参赛。
3.组织形式
按照96号文件规定,采用参赛名次取证方式组织竞赛,分为初决赛制,初赛阶段按决赛名额遴选参赛选手参加决赛,决赛参赛人数一般不少于50人。决赛阶段按照相应竞赛技术标准,结合行业企业实际自主组织命题,并向市竞赛组委会办公室备案。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举办的项目,决赛成绩排名前50%的选手可获相应等级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采取“一赛一授权”的方式,以大赛组委会名义、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代章形式,颁发相应职业(工种)职业技能等级(三级)证书。
4.奖项设置
个人技能竞赛设金奖、银奖和铜奖,由大赛组委会颁发奖牌和奖状。决赛阶段第一名且符合相关条件的选手,可按有关规定优先推荐申报本市高技能人才相关表彰。通过竞赛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符合相关条件的,可按本市人社部门有关规定,申请职业技能提升补贴。
(二)数字城市建设成果赛和团体技能竞赛
1.报名条件
数字城市建设成果赛应在铁路、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房屋建筑、建设软件、人工智能及其他新业态领域中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竞技性等特点的项目参赛,凸显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作用。
团体技能竞赛包括建筑信息模型正向设计赛和城市信息模型实景命题赛。其中,建筑信息模型正向设计赛要求进行正向设计建模,利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现场团队合作完成全专业设计。城市信息模型实景命题赛考察对比赛区域整合的针对性,形成本区域的城市信息模型可行性方案的研究。
上述比赛的参赛对象为从事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的研究、设计、实施、管理、产品研发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管理、技术、技能人才。鼓励相关院校、职业学校、技术学校积极组织参赛。
2.奖项设置
数字城市建设成果赛设置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具体数量视实际参赛作品确定。
团体技能竞赛设置金奖、银奖和铜奖,具体数量视实际参赛作品确定,视情况设置专项奖。
3.相关荣誉
数字城市建设成果赛和团体技能竞赛的优秀作品和个人,由大赛组委会成员单位择优推荐相关荣誉。
四、赛事安排
(一)报名选拔(6-7月)
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和相关单位广泛发动,通过定向邀请和自行报名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报名工作。
(二)初赛(8-10月)
初赛阶段由各初赛承办单位负责初赛评审的具体组织工作,采用择优推荐、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方式进行,按参赛名额参加决赛,大赛组委会办公室监督指导。
(三)决赛(10-11月)
决赛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切实履行办赛责任,做好遴选管理,严把技术标准和评判规则,确保大赛公平、公正、公开,大赛组委会监督指导。
大赛具体安排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另行通知。
五、赛事联系方式
单位: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协会
姓名:黄放
电话:18672712282
附件:1.上海市第二届“数建杯”数字城市建设职业技能
大赛组委会成员名单
2.上海市第二届“数建杯”数字城市建设职业技能
大赛组织机构名单
市交通委 市人社局 市住建委
市数据局 市国资委 市总工会
团市委 市妇联 市科协
2025年6月10日
附件1
上海市第二届“数建杯”数字城市建设
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成员名单
一、大赛组委会
主 任:
于福林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副主任:
张 欣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谭友林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刘千伟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总工程师
翁轶丛 上海市数据局副局长
陈 东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
桂晓燕 上海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唐志宇 共青团上海市委挂职副书记
李 铭 上海市妇女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陈 馨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委 员:
李 鹰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级巡视员
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
李哲梁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科技信息处处长
袁文平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科技信息处处长
崔艳春 上海市数据局数字经济和数字产业处处长
张 颖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划创新处处长
董凌云 上海市总工会基层工作部副部长
王 蕾 共青团上海市委基层工作部部长
金伟清 上海市妇女联合会发展联络部副部长、二级调研员
潘 祺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二级巡视员
学会学术部(科技创新服务部)部长
李 晔 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
二、大赛组委会办公室
主 任:
张 欣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常务副主任:
戴晓坚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委
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协会会长
秘书长:
李哲梁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科技信息处处长
张建堂 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成 员:
田海洋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科技信息处
王 波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处
马康玉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科技信息处
石 宇 上海市数据局数字经济和数字产业处
田 涛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划创新处
王 点 上海市总工会基层工作部
毛 量 共青团上海市委基层工作部
夏敏慧 上海市妇女联合会发展联络部
康迪宇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学会学术部(科技创新服务部)
高占峰 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申伟强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徐志浩 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周红波 上海建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熊 诚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裴 贞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马恩成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马明磊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刘建红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庞洪海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刘伟惠 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
许广惠 上海浦东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樊鸿伟 上海浦东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张 杰 上海港城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陈继良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顾 明 清华大学
胡 昊 上海交通大学
谢雄耀 同济大学
仓 平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以上人员如有变动,由接任人员自然替补。
附件2
上海市第二届“数建杯”数字城市建设
职业技能大赛组织机构名单
一、主办单位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上海市数据局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上海市总工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上海市委员会
上海市妇女联合会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二、主承办单位
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协会
三、联合承办单位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建科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数据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东方枢纽投资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申能(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浦东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浦东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港城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相关行业协会、学会
四、技术指导
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
上海市交通建设工程管理中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工程审查事务中心